Tagged

媒體報導

A collection of 4 posts

陽明山平等國小 結合步道課程與生態永續
最新消息

陽明山平等國小 結合步道課程與生態永續

本新聞透過紀錄平等國小以山林步道與海洋體驗為主軸的教學活動,展現學校如何善用自然資源及外界教育資源的媒合,讓孩子從課堂走入真實環境,將書本知識化為親身經歷。      位於陽明山平等里的市立平等國小,因校園周遭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包含鄰近學校的六條自然步道,因此自民國83年起,他們便開始為小朋友設計步道走讀課程。執行以來,老師們十分用心,除了帶著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自然環境,培養他們對鄉土的熱愛,近年更是將環境學習從山區拓展至海邊。這次的課程,便是平等國小老師們和海洋大學的團隊交涉的成果,希望讓學生們學習海洋環境與保育,拓展他們對土地的視野與關懷。      近幾年來環境教育漸漸受重視,《環境教育法》更要求各機關(構)、學校辦理4小時以上環境教育,並進行網路申報成果。在此種教育逐漸普及的時機下,我們更期望透過深度紀錄、訪談平等國小這所對環境教育十分有心得與經驗的學校,為正困惑著教學施行、可能的限制的教育者、師生及大眾提供相關案例與資訊。      透過實地走訪、觀察與體驗,小朋友們不只是學習自然科學,更逐步理解生態環境的運作與珍貴,從中培養「生態永續」的意識與行動力。      我們希望透過這支影片,讓更多人看見──當學校教育結合地方特色與環境資源,永續的種子,就有機會在每個孩子心中扎根。 製作團隊:北一女中 二年仁班 林湘庭 許庭瑄 陳琦 曾安綺 簡鈺宸

國語日報報導:游泳池生態共融 北市平等送小青蛙回家
最新消息

國語日報報導:游泳池生態共融 北市平等送小青蛙回家

游泳池生態共融 北市平等送小青蛙回家臺北市陽明山上的平等國小親師生日前展開護蛙回家行動。為了即將開始的游泳課程,全校親師生將游泳池中的小青蛙、蝌蚪、蜻蜓幼蟲等撈進水桶,護送至校園生態水池。學校的「蝌學泳池」是一座戶外游泳池,因山區自然生態豐富且引在地山泉水源,每年秋冬季節無法游泳教學時,便成為青蛙、蝌蚪生活的場所。每年游泳課開始前,親師生齊心合力,讓游泳池中的小動物回到大自然的家。蝌學泳池的外牆還建置蛙類生態探索牆及「樹蛙童樂園」的解說牌。校長賴婷妤說,游泳池裡有十一種常見蛙類,每一個生命都是陪伴學生的好朋友。學生王志成說,護蛙行動是每年期待的活動之一,大家要使用游泳池,也要為池裡的生態小寶貝找到合適的家。學生李承哲說,…國語日報報導:游泳池生態共融 北市平等送小青蛙回家

臺北市表揚39所優質學校
榮譽事蹟

臺北市表揚39所優質學校

112年度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今(16)日舉辦頒獎典禮,今年共有39校、46件申請案通過決審,報名102件,總通過率為38%。其中蘭雅國中以優異的全面表現榮獲「整體金質獎」殊榮,精緻的優質學校質量,充分展現臺北市深耕教育,品質嚴選的精神。 出席頒獎典禮的北市教育局局長湯志民表示,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活動期望能激發學校辦學量能,各優質學校以開放性的精神互相學習,歷經18年的淬鍊,臺北市學校越來越優秀,優質學校評選從1.0一直升級到4.0,目前正在規劃5.0版本,預計最快明年公告,每個進階版本代表著學校從基礎出發,因應教育趨勢和世界格局發展,讓教育與時俱進,也以開放、前瞻和創新精神帶動臺北市的教育向前發展。湯志民局長感謝教師研習中心嚴謹的規劃以及所有評審委員不辭辛勞實地訪視嚴格評審,還有各學校卓越的表現。 臺北市優質學校共分為9個單項獎,本屆評選從今年2月起歷經嚴謹的初審、複審、決審後,評選出包括長安國小、桃源國小、平等國小、雙蓮國小、新興國中、松山家商等6校獲得2向度優質獎;天母國中、西松高中等32校獲得單項優質獎,成果十分豐碩。而今年的大贏家則為蘭雅國中,9個單項獎全部通過,榮獲整體金質獎殊榮。蘭雅國中在103年首次獲得單項優質獎,9年來持續精進創新,今年以優異的全面表現勇奪整體金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