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202 入口意象_金迎平等

平等十景之第四景

第四景校門口景緻-金迎平等

臺北市平等國小校門口這條柏油路是學校的門面,一面是擋土牆,長滿雜草,還有多支粗大的塑膠排水管,另外一面則是陡坡。平時上課日上學時,平等的親師生從家中到學校,校門口這條路是必經之途。

走著走著,看著看著,大家想著,如果在這條路上能夠有提升能量的元素,相信,每日上學時,只要走這條路進入校園,必能以充滿活力的心態,懷著愉悅的心情,迎接每一天學習的開始,享受學校的美好。在這樣的理念想法之下,平等的親師生開始思考,如何來將校門口做一個轉變,於是「金迎平等」校門口造景計劃就此誕生。

校門口的造景分為三階段;首先是動線的重整,將校門口在動線上的兩顆大石頭,也就是作為石敢當的基石移動位置,再移除水泥門擋,將進入校園的動線重新做一個調整;其次是牆面的整理,校門口牆面上有雜草有排水管,有石材也有水泥鋪面,因此介面的美化與整體塑造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經過大家的研議討論後,決定以原木木板及不鏽鋼鋼板來做遮蔽,將牆面加以美化,並在原木木板加上金色的校名全銜,讓校門口增加辨識度,金光閃閃煥然一新;最後是資訊的整合,整合跑馬燈資訊、訊息公告、學校榮譽、訪客接待等訊息,將校門口轉化成為具有資訊交換傳遞的多元功能區。

期望透過這樣的改造,「金迎平等」-讓平等的金字招牌迎接每位平等人及來到平等的好朋友,「金迎平等」就是這樣的一個理念,這的想法在獲得無名氏的捐款及學校維護費用的支援下,「金迎平等」終於在民國107年3月23日完成了,從此每天經過平等校門口都能知道最新的訊息,而牆面上的金字招牌也代表著平等在地的熱情,好像伸出雙手似的,熱情歡迎大家來到平等。平等的校門口在「金迎平等」的加持之下,果然是充滿熱情又值得駐足的好地方。